2025年8月1日,由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导编制的我国矿山大数据领域首个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矿山大数据 技术要求》(GB/T 46010-2025)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矿山大数据领域步入标准化发展的全新阶段。该标准是我国矿山大数据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具有里程碑意义。
开拓行业新征程
该标准首次系统确立了矿山大数据技术框架体系,重点围绕以下五大核心环节制定技术规范。
1.矿山数据源:
规范了矿山生产、安全、经营、环保、职业健康等环节产生的内部数据,以及与矿山安全、生产相关的外部重要数据。
2.矿山大数据平台:
对矿山大数据进行集成、存储、分析、治理等,实现矿山各领域、多系统的数实融合、信息联动和智能协同。
3.矿山数据应用:
推动数据在矿山生产、安全、环保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决策支持能力。
4.数据治理:
对矿山数据进行处置、格式化、规范化、价值化的过程,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5.数据安全:
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符合安全要求。
构建行业发展新框架
《信息技术 矿山大数据 技术要求》这一国家标准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破解行业"数据孤岛"难题。
长期以来,矿山行业存在各系统数据不联通的问题,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和设备中,缺乏统一标准和接口,导致信息难以共享。该标准的实施将推动各系统、设备的数据采集标准化、集成共享高效化,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其次,加速矿山数字化转型。
该标准为矿山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础性技术支撑,推动矿山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变。通过规范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流程,为智慧矿山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及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标准实施后,将促进矿山安全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控"转变。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实时监测安全隐患,自动报警并联动处置,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标准化的数据体系支持生产智能调度与优化,可自动优化采矿作业面配矿、破碎机负荷分配、车辆运输路径等,减少设备空驶和等待时间,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同时,结合地质模型和品位数据,可实现精细化配矿管理,稳定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最后,作为我国首个矿山大数据国家标准,GB/T 46010-2025的发布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标准的发布提升了我国在矿山大数据领域的技术水平。
行业应用价值: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通过实现矿山生产全流程透明化与可视化管理,支持"一张图"协同管控和实时数据监测,彻底消除信息盲区;同时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与效率分析,精准识别生产瓶颈并优化设备组合及运行参数,显著提升设备综合效率;此外,系统实时监测粉尘、噪音、废水等关键环保指标,并自动将数据同步至企业平台与政府监管系统,有效保障排放合规性;更为重要的是,标准实施将推动矿山大数据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储备核心人才资源,形成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