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记者 孔令晖) 作为安徽省最大煤企,淮南矿业集团上半年扭亏为盈。据测算,集团实现利润总额1.73亿元,净利润168万元。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2013年以来首次营业利润与净利润为正,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
2012年,由于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迈入寒冬,吨煤价格从500多元下降到目前不到300元。2015年,淮南矿业集团整体亏损达到19.6亿元。
严峻市场形势倒逼淮南矿业采取多种降本措施。据了解,2016年集团工资预算在去年基础上再降20%,停止扭亏无望矿井工程投入,本土煤矿全面推行自主经营,下放机关部门事权,严格经营承包考核,工资总额100%与利润挂钩。同时努力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等途径,1-6月企业共减员7962人。
通过努力,上半年淮南矿业商品煤吨煤全部成本363.75元,同比下降104.49元。煤炭板块效益率显著提高,本土矿井减亏增盈15亿元。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淮南矿业上半年扭亏为盈,还要归功于集团合理的产业结构。除煤炭主业外,淮南矿业还拥有电力、房地产、物流、金融等新产业。据统计,上半年新产业共实现收入145亿元,占集团公司总收入68%,盈利17.24亿元,有效对冲煤炭板块亏损及财务成本。除此之外,自6月底开始,煤炭市场利好因素不断累积,煤价呈现持续上涨势头,扩大了企业增效空间。
实现扭亏为盈,为淮南矿业外部经营带来多方积极效应。近期,联合资信维持对企业AAA信用等级,将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而淮南矿业也明确全年要实现整体账面利润6亿元以上,净利润扭亏为盈的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在淮南矿业下半年工作任务清单中,提出尽快启动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明确要求企业各单位要按照上市的要求,做好工作对接和相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