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行业动态
中国钢企力争铁矿石定价权!
来源:煤炭信息交易网  日期:2018-03-26  浏览量:524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过去,中国钢企被迫接受了普氏定价,如今松动迹象已现,中国应该大力争取铁矿石定价权。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钢铁董事长曹志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依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在去产能及取缔地条钢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钢铁优质产能得到发挥、钢企利润明显好转只是一方面,更大的影响在于,中国钢铁行业获得了有利的全球产业格局。曹志强说,得益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几年铁矿石价格未再大幅上涨,给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外汇储备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球铁矿石供过于求格局已经形成,局面正越来越有利于中国钢企。

聚焦优化铁矿石定价机制、持续推进去产能工作、促进钢铁行业健康发展,曹志强今年提交了多项建议,以促进我国钢铁行业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钢企VS铁矿石普氏定价

铁矿石的普氏定价有其特殊历史渊源。目前,我国钢企所使用的铁矿石90%是进口矿,其中70%以上是长协矿。2010年,世界三大矿山将普氏指数选为长协矿的定价依据,由于同期未有中国咨询公司进入指数定价中间行业,中国钢企被迫陆续接受了普氏定价

中国钢企苦普氏已久。曹志强认为,普氏指数存在明显弊端,易被人为操纵。一方面,普氏的编制方法存在漏洞。普氏指数采用每天的收市价作为一天价格的依据,其价格代表收市时的价格,但不能衡量每天全部成交的价格水平;另一方面,普氏每天获得铁矿石价格的样本较少、代表性不强,其指数容易被大贸易商的行为影响,给价格操纵留下可行性。

普氏定价一家独大,严重损害了中国钢企的利益。在曹志强看来,铁矿石的定价权长期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且其价格走势易与真实市场产生偏离,通过对比普氏指数和铁矿石期货价格发现,在钢厂利润发生明显变动时,普氏指数的变化明显不利于钢企利润。

为此,曹志强提出关于优化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建议,建议分步逐渐完善铁矿石定价体系。

曹志强说,首先,可由各部委及协会牵头组织国内大型钢厂和贸易商,推进铁矿石现货混合指数定价,以弥补目前普氏指数单一定价模式的缺陷。其次,进一步加快铁矿石期货国际化步伐,在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后,持续推进铁矿石期货合约连续化,并最终依照国际惯例,推动以铁矿石期货合约月度成交均价作为铁矿石国际贸易月度定价依据。

全球铁矿石供过于求格局形成

曹志强还向记者深入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多项实在益处。

2016年为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元年。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去产能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共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15亿吨,取缔地条钢产能1.4亿吨。去产能之下,我国合规企业粗钢产能利用率大幅回升到75%以上,优质产能得到发挥,市场环境明显改善。同时,钢企盈利能力明显上升。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重点大中型钢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13.6%

重要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中国钢铁行业获得了有利的全球产业格局。这几年,铁矿石价格未再大幅上涨,为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外汇储备创造了有利条件。若按近几年进口矿高低价差计算,每年为国家节省外汇支出近千亿美元。曹志强说。

更深的变化还在发生。中钢协披露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201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10.75亿吨,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75%以上。同时,中国港口的铁矿石库存有所增加,目前已突破1.5亿吨。

已有铁矿石贸易商愿意引入混合指数定价,国外矿山也有松动迹象。一位钢铁业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不排除铁矿石价格存在进一步下降空间。

曹志强认为,推动国内指数进入长协定价机制意义重大,由于普氏定价方法的本身缺陷,引入与其相互补充的国内定价指数,可以平缓普氏的价格波动,对其形成一定制约,有利于铁矿石行业的平稳运行。“以国内编制的指数作为定价依据,将有利于推动国内企业参与铁矿石市场竞争,促进中国增加进口大宗商品的话语权,减少海外矿山和贸易商的人为操纵,对于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长远意义。”

倡议持续推进“去产能”

钢企利润好了,增产扩产的冲动自然就来了。

“由于钢企效益明显好转,加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得到落实,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改善,一些企业又萌生了产能扩张的冲动。”一位钢铁业人士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以来,国内已有超20家钢企发布产能置换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大多是新增产能或等量置换,鲜有减量置换,钢企新增产能冲动明显。同时,钢铁产能置换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审核不严问题。

经过一年多来的集中整治,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地条钢”产能已得到有效取缔。但是,由于“地条钢”生产工艺简单、隐蔽性较强,特别是随着钢材价格回升,获利空间加大,近期个别地区出现了顶风新上“地条钢”设备的企业(加工点)。

为此,曹志强提出关于持续推进“去产能”工作、促进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建议坚定不移抓好钢铁去产能工作,确保2018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钢企应该坚决防止产能扩张的冲动,避免在数量上的扩张投资,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提质增效、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等方面。另外,按照《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格监督审核钢铁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继续打击“地条钢”,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死灰复燃。(上海证券报)


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