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大型电站、分布式能源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储能技术。而在光伏发电、风电以及新能源汽车纷纷获得国家补贴之时,储能却迟迟没有得到过多政策扶持。或是韬光养晦,或是卧薪尝胆,储能似乎一直默默做着绿叶,衬托着新能源的红火。
市场爆发只待政策“临门一脚”
然而,储能不会一直沉寂下去。就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储能峰会上,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贡广辉在接受能源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国内储能市场在等待,一旦有相关政策出台,今年下半年储能市场将会有大的突破。
这个政策,就是指国家对储能的补贴政策。贡广辉透露,目前很多厂商已经准备有十几至二十几个亿的资金,都在等待补贴政策出台,准备投资相关系统。
然而补贴政策何时出台,却没有人能给予准确的解答。贡广辉认为,如果这个政策没有出来,储能市场应该还会和以前一样,做一些示范性的应用。
储能补贴政策临近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给了企业定心丸,明确指出要研究推动新能源补偿机制和价格政策。业内预测,储能补贴政策不会太远。
企业谈补贴方案建议
既然补贴政策已板上钉钉,那么补贴到底应该怎么给,给多少,便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3月31日在北京皇家大饭店举行的储能补贴政策征求意见会议上,中国价格协会能源和供水专业委员会陈明介绍了各企业对储能补贴方案的建议。
各企业储能补贴方案建议如下:
液流电池储能补贴建议
方案一:初装费补贴
在项目建设期,1.5元/Wh补贴(约为成本一半)。
方案二:运行期度电补贴
在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生命周期内(10-20年),每放出一度电,补贴0.4元,补贴20年;或者每放出1度电,补贴0.6元,补贴10年。
方案三:初装+度电混合补贴
在项目建设期,0.8元/Wh补贴,同时在运行期每放出1度电,补贴0.3元,补贴10年。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补贴建议
方案一:调峰调频用大规模储能系统
参考抽水蓄能电价政策,针对电站合理投资部分,享有准许收益。
采用固定投资补贴和“两部制电价”。
方案二:风光等新能源发电侧配套储能系统。
增加收购年利用小时数,保证配套储能后的收益指标不低于配套储能前。
利用财政税收格政策,给予储能系统固定投资进行补贴。
方案三:智能微网用储能系统。
针对边远地区、无电地区和海岛微网储能项目,履行国家相关补贴政策。
采用固定投资补贴。
CATL宁德新时代储能补贴建议
方案一:奖励响应电力需求侧调度的储能
按照响应时间24小时、4小时和30分钟分别给予150元/千瓦、200元/千瓦、300元/千瓦的奖励。
方案二:补贴永久性转移高峰电力负荷项目
对于永久性转移高峰电力负荷项目,按储能实际发电量补贴1.5元/KWh。
方案三:鼓励储能与电动车充电站建设结合
与充电站结合的储能系用除享受火电上网补贴外,还应享受电网过网费补贴0.1元/KWh。
方案四:对于储能电站增容模式进行补贴
对于储能电站增容模式的,应予以100元/KW*月的容量费补贴。
爱索储能补贴建议
为解决弃风弃光问题,推动新能源,智能电网,乃至智慧能源的发展,储能是最有效途径,针对储能的单项补贴必须和光伏风电的补贴政策一样,每度电补贴0.42元,要像支持光伏风电一样的支持储能。
理由一:储能具有市场价格无法完全反应的正外部性
理由二:对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研发投入。
理由三:通过补贴政策扩大市场规模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使产业最终能够完全面对市场竞争。
惠州亿纬储能补贴建议
建议一:按照电池容量的大小给予建设成本一定比例的补贴
建议二:对于弃风、弃光严重的区域,考虑按储能对提高新能源消纳的比例进行补贴。
建议三:对储能系统在尖峰电价时段的发电量进行补贴
建议四:明确需求侧响应政策,规定响应价格,按照储能每次响应每千瓦时进行补贴。
建议五:明确储能系统参与调频,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合法性,制定服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