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港口,均在降价
产地坑口煤价再次下调。陕西榆林神府地区销售情况一般,价格持续下调中,少数煤矿由于库存高位,累计降幅达40元/吨。山西地区,动力煤价格整体较稳定,市场需求疲软,港口价格下跌传导至坑口,短期内价格或有小跌。鄂尔多斯地区部分矿经过前期小幅降价后销售情况依旧较差,下游需求并未增加,库存积压,部分煤矿价格再次下调10元不等,矿方表示后期产地煤价仍有下跌空间。
港口价格持续下跌,成交冷清。目前下游在对煤炭的需求稍显颓势,现在下游需求方主要是与国内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签署中长期协议,不少供应目前主要以长协煤为主,其他贸易商、燃料公司接货积极性也不高。价格也仍处在下行通道。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8元/吨,环比下降3元/吨,指数连续五期下降,累计跌幅8元/吨,跌幅扩大。目前市场上5500大卡平仓价685-690元/吨,后期仍有下跌空间。
利空充斥,煤市“促销”
1、电厂日耗陡降,电煤需求减少。沿海地区六大主要发电企业电煤日耗继续萎缩、库存水平继续增加,导致环渤海地区现货动力煤交易活跃程度下降,并促使这一地区现货动力煤价格继续走低。
2.秦皇岛港口库存供应充足。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呈稳步回升的态势。连续多日在700万吨以上。政府方面也积极加大调运力度,秦港方面也高效接卸,港口供应受保障。
3.限产政策发挥作用。“2+26”城市实现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多个行业在采暖季将错峰生产。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务,水泥、砖瓦窑、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下游限产、停产之下,煤炭需求大幅减少。
4.政策导向明显。临近年底,2018年煤炭贸易长协合同谈判启动,政策导向降低并稳定煤价意图明显。
5.看跌情绪蔓延。环渤海地区现货动力煤价格转入下行之后,煤炭生产和销售企业“囤煤”热情有所下降、消费企业“买涨不买落”心态有所增强、对短期现货动力煤价格走势普遍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