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的上涨让电企的日子颇为“难过”。
《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8月9日,有15家电企上半年业绩集体下滑,其中有6家电企预计净利润亏损。
电企哭,煤企则笑,反之亦然。长久以来,煤电矛盾都未解决,今年上半年更是由于煤价大涨电企陷入大面积亏损而不断激化。
煤电联营正在成为煤电改革的主要方向。
近日,已经停牌两个多月的神华和国电再次同步发布公告称,拟重组的标的资产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与经营,重组的交易对方拟为能源行业大型国企。
业内认为,神华国电若合并,则意味着央企煤电联营的开始,煤电联营将会是此次煤电行业整合的基本方略。
15家电企中期业绩集体下滑
今年上半年,由于煤价上涨,电企的业绩不容乐观。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8月9日,共有15家电企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以及中报。这15家电企净利润全部有所下滑;其中,豫能控股、长源电力、新能泰山等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亏损。
深南电A发布半年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62.92万元,每股收益-0.04元,同比减亏约59%。
漳泽电力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320%至325%。上年同期亏损14156.04万元。主要原因在于燃煤采购价格升高,导致燃煤成本增加。
长源电力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050万元至14950万元,同比下降126.34%至148.91%。
对此,公告称,本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预计经营业绩为亏损,其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国家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影响,煤炭供应持续偏紧态势,煤价整体维持高位运行,公司综合入炉标煤单价同比大幅上涨,致使公司燃料成本同比增加,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皖能电力也表示,煤炭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火电业务亏损,预计公司上半年亏损4300万元至6600万元。
近日,华能国际公布2017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14.34亿元,同比增长11.36%;实现净利润7.88亿元,同比下滑89.88%。
华能国际主营业务以火电为主,经营情况受电力供需环境及煤炭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上半年煤价维持高位运行,拖累了公司业绩。
2017年上半年,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平均值为590元/吨,2016年同期为387元/吨,同比上涨52.45%。煤炭价格的上涨显著拉低了公司的毛利率,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仅为11.49%,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7个百分点。
上半年,整个火电行业的形势都颇为严峻。
日前,中电联发布《2017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称,煤炭供应平衡偏紧,煤电企业电煤成本大幅攀升、经营形势严峻。全国煤炭供需平衡偏紧,各环节库存下降,电煤价格高位上涨,煤电企业燃料成本大幅攀升,大部分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持续整体亏损,发电行业效益大幅下滑。
需要一提的是,自2017年6月份发改委发文以来,燃煤电厂标杆上网电价的上调政策持续落地。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个省份上调了上网电价。
有分析师表示,上网电价的上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电企的业绩,但是由于煤价上涨导致的成本过高,电企今年的业绩恐难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