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网站!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业动态 > 行业动态
煤化工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拐点下需求正在爆发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日期:2017-03-01  浏览量:511  文字:【 】【加粗】【高亮】【还原

导读: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煤化工业发展进入新周期。一方面,新型煤化工行业进入成长期,项目成本大幅下降,叠加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各类煤化工项目经济性逐级显现放大;另一方面,传统煤化工行业技改促进煤化工设备需求增长,现阶段传统煤化工合成氨产能过剩,无疑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着力点。

一、煤化工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

我国能源结构特点“富煤、贫油、少气”,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是全球主要的煤炭输出国,而石油、天然气以及整个石化产业链中的化工品则需要大量进口。如何解决对进口石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是涉及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大问题。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6》,截止2015年底,我国探明能源储量中,煤炭约1145亿吨,石油约25亿吨,天然气约3.8万亿立方。其中,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8%,石油占1.1%,天然气约占2.1%。

由于石油、天然气储量占比低,我国每年消费的石油、天然气需要大量进口。截至2015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达到5.25亿吨,其中进口量3.45亿吨,进口占比61%;天然气消费量1855亿方,其中进口668亿方,进口占比33%。二者进口依存度远高于煤炭的8%,解决石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进口问题对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此外,我国整个石化产业链中的化工品进口依赖度同样很高,乙二醇进口依赖度超过70%,烯烃产品进口依赖度也超过40%。2015年,我国乙烯单体、丙烯单体的表观需求分别为1866万吨、2587万吨,年进口量分别为152万吨、277万吨,对外依存度为8%、11%;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2378万吨、2009万吨,年进口量987万吨、339万吨,对外依存度41%、17%。根据我们的测算,烯烃产品潜在进口替代空间3287万吨,该数字2020年有望达到5086万吨。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煤化工包括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

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焦化、煤电石、煤合成氨(化肥)等领域。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包括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褐煤提质、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

通过煤的气化、净化、甲烷化等过程,可将煤炭制成合成天然气。以煤为原料经过加压气化后,脱硫提纯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可供城市做民用燃料。此外,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等。

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煤制油包括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煤的直接液化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煤的间接液化首先把煤气化,再将合成气转化为烃类燃料(合成气转化未烃类燃料过程主要采用费拖合成工艺)。

绿盟公众号